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吳宇恒)“感謝黨委政府和司法所的同志幫我們討回了血汗錢,維護了我們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村民歐某某手拿拖欠的工資,臉上露出了開心地笑容。近日,鳳凰縣千工坪鎮成功化解了35名農民工與合作社之間的工資債務糾紛,用實際行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
2024年初,鳳凰縣千工坪鎮柳甄村部分村民到政府反映該村井興種養合作社拖欠農民工工資。經多次催促無果后,村民表示只好向政府求助,希望政府出面協商解決此事。
千工坪鎮政府獲悉村民反映情況后,第一時間召集鎮調委會工作人員組成專班展開調查核實工作。經查,井興種養合作社系本村村委會成員合伙入股成立,主要用于雪茶種植和管理,但因管理不善,收益甚微,致使合作社無法及時支付農民工工資。
認真核查,摸清底子
由于欠薪農民工人數較多,且欠薪情況各有不同,如何做好調解工作,以及妥善處理這起涉及35名農民工薪資問題,對調解工作人員而言是一場嚴峻考驗。
為確保調解工作順利開展,調解小組決定先統計欠薪農民工人員數量和欠薪總數,考慮到該糾紛涉及村民較多、欠薪時間較長,調解小組與村委會決定利用晚上農民工空閑時間召開農民工代表大會,由農民工代表將全部農民工的欠條與合作社記錄的農民工出勤務工情況進行逐一核對,對雙方不一致的賬目先行登記,為后續核實工作做好鋪墊。
為維護雙方合法權益,調解小組與村委會對于先前核實工作存在出入的農民工開展實地走訪,了解農民工具體的務工天數、具體務工內容以及是否有其他農民工為其出勤務工作證,待雙方賬目達到一致后,從而計算出被欠薪農民工的數量和欠薪總數。最后,根據雙方的結算結果顯示,欠薪農民工有35人,總欠薪金額達7萬余元。
法治引導,妥善處理
調解初期,農民工代表們情緒激動,稱若合作社不能及時支付工資,就將以拖欠工資一案“借題發揮”,矛盾隨時可能激化升級。
為了能夠將糾紛成功化解,調解小組依據前期調查了解情況,及時制定切實可行的調解方案。在調解過程中,司法所負責人秉持公平公正,結合當前法律法規及政策等,積極做好合作社入股成員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求調解雙方保持明辨是非、辨法析理、相互謙讓的原則,同時對農民工進行耐心普法,分析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消除農民工的不安情緒,引導農民工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確保調解不陷入僵局。此外,鎮政府與村委會開始對合作社近年來的收入進行核算,再將合作社近年來的全部收入進行公示,讓農民工們對合作社近年來的發展有個初步掌握,逐步消除內心的對立和抵觸情緒。調解小組見農民工態度有所松動,便“趁熱打鐵”,經過耐心細致地向農民工解析調解方案,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由合作社于2024年6月底前按欠薪先行支付20000元給村民,剩下的欠款于2024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付清。
近年來,千工坪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努力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及時把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著力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鎮人民政府+司法所+村委會”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全鎮85%以上的案件實現基層化解,群眾幸福感、安全感、滿意度逐年得到提升。
責編:李穎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